10月21日下午,应我校外国语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导,Chinese Semiotic Studies主编王永祥教授,在文心楼307开展题为“中心的消解,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江振春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和教师参加了讲座。
王永祥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文化符号学、话语分析、巴赫金对话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在本次讲座中,他主要基于巴赫金对话思想,尝试消解中心,构建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他首先从福珂在《规训与惩罚》中对全景敞视建筑的介绍为导入,引出了“全景敞视主义”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及教师中心论的理论基础。然后,他介绍了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在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教师、教材与学生、教学媒体与教师、教学媒体与学生、教材与教学媒体之间交互的强弱差异。基于对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利弊梳理,他提出了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一是需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融合、多元共生;二是可尝试实现课堂场域中教师强势话语的弱势化与弱势话语的强势化;三是争取宏观、中观、微观场域里“中心”的消解和动态的平衡。
他认为,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的核心,即由教师主导的、由多交互主体协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多元融合的和动态多变的课堂模式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但唯有主体间性能够让外语课程返璞归真,唯有对话能够从根本上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在主体间性外语教学这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中继续探索,努力使之趋于完善。
江振春对讲座做了梳理和总结,认为该主题涉及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哲学、心理学多个领域,对教研有很大的启示。他鼓励全体教师跟进前沿趋势,找准突破口,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个人的科研素养提升而不懈努力。
讲座结束后,外国语学院教师与王永祥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王永祥热心地解答了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他还将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与外语课程思政相结合,鼓励老师探索基于对话理论的思政教育。